李扎而,男,拉祜族,1969年生,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富邦鄉賽罕村迷哈谷寨人,竹編藝人。從小受到父親李扎戈竹編藝術的影響,李扎而自幼對傳統習俗及生產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到了青壯年時期,他便掌握了多種拉祜族的竹編藝術。特別是他編織的手工藝品 ...
李扎體,男,拉祜族,1948年生,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木嘎鄉南陸村南嘎河自然村人,樂器制作藝人。蘆笙是拉祜族人民最喜愛的樂器,拉祜語稱為“瑙”,無論生產勞動,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離不開它。制作蘆笙是拉祜族傳統的手工業,李扎體自幼生活在制 ...
婻濤香,女,傣族,1929年生,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娜允鎮娜允村一組人,紡織刺繡藝人。孟連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傣族古城,是云南歷史文化名城。娜允古鎮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的孟連宣撫司署,歷經多次修葺,為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 ...
巖木倫,男,佤族,1929年生,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芒信鎮海東村籠帥社人,民間工藝藝人。佤族是我國西南地區跨境民族之一,具有許多獨特的文化元素,保存有剽牛、鉆木取火等許多富有重要民族學價值的珍貴資料。巖木倫自幼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長 ...
巖果,男,佤族,1957年8月生,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岳宋鄉岳宋村四組人,鐵器藝人。1978年巖果21歲時,開始向父親學習打鐵加工手藝。父親去世后,他在繼承父輩手藝的基礎上,到緬甸佤邦的巖城,向知名的“普摸”(佤語,漢譯為“鐵匠”)進一步學 ...
陶應貴,男,布朗族,1949年8月生,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大文鄉大南矮村大南矮寨人,民族樂器藝人。布朗族牛腿琴因形似牛腿而得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歷史。陶應貴自幼生活在布朗族濃厚的文化環境中,年輕時當過和尚、二佛爺, ...
羅明香,女,漢族,1964年8月生,臨滄市臨翔區鳳翔鎮土鍋寨人,制陶藝人。土鍋寨原始制陶工藝,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出現。燒制成形的陶器呈赭紅色,外形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在當地以及周邊地區頗有知名度。從小看著母親用她靈巧的雙手,隨心所欲地燒制 ...
李從妹,女,彝族,1951年4月生,臨滄市永德縣烏木龍彝族鄉烏木龍村人,民族服飾藝人。俐侎人是彝族的支系之一,主要生活在臨滄市永德、鳳慶及云縣一帶,歷史悠久,文化傳統也極為獨特。單就服裝服飾而言也別有情趣,有一整套紡線、織布、靛染、裁縫、刺 ...
玉勐嘎,女,傣族,1945年生,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遮哈村芒團寨人,手工造紙藝人。公元105年,東漢人蔡倫用樹皮麻頭和破布、舊魚網等為原料,發明了造紙術,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這種古老的造紙技術到了南北朝時期失傳,卻在我國西南 ...
楊永富(傣名艾五),男,傣族,1949年生,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勐永鎮勐永村人,民間編扎藝人。楊永富是當地扎制傣族吉祥物白象及白象舞表演的傳承人。他從小就聰明好學,善于模仿,對民族手工藝表現出較大的興趣,用心觀察、學習,從中掌握了一些要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