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
詳細內容為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展示民族民間藝術,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丘北縣新店鄉于2月21日(正月初六)舉辦了“文化進萬家2018年春節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藝展演活動”,全鄉各族傳承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民間藝人紛紛登臺獻藝。參與此次活動展演的...
詳細內容“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年度總結2017年,是積極探索,穩步推進,收獲頗豐的一年。現以匯總的形式,與大家分享一年來研培隊伍的軌跡和收獲。官方信息一覽: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2017)》發布2017年1月,為進一步擴...
詳細內容2月13日晚,“衣錦風尚——云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服飾展”活動開幕式在澳門盧廉若公園春草堂展廳舉行。本次活動由文化部港澳臺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云南省文化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主辦,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承辦,中央人民政府駐澳...
詳細內容一、習近平總書記“捧場”非遺,激勵傳承好非遺技藝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徐州馬莊村,看到村民們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連連稱贊“真不錯”“很精致”。徐州香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0歲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英遞上...
詳細內容為推動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朝前發展,加強優秀非遺保護項目的田野調查等基礎性保護工作,1月28日至2月3日,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專業調查隊伍深入鎮雄縣對省級非遺名錄項目端公戲開展了田野調查工作。端公戲是儺戲的一種,源于古代...
詳細內容位于滇東高原腹地的石林既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撒尼族刺繡的故鄉。中國南方喀斯特是全球熱帶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中最為壯觀的代表。石林喀斯特歷經2.7億年的演化,以其豐富的形態和色彩成為世界上喀斯...
詳細內容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進一步做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通知...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