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廣南縣委機構編制辦公室發文(廣機編辦〔2013〕40號),成立“廣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文件明確機構名稱“廣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廣南縣文化廣播電視局下屬財政全額撥款的股所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5名...
詳細內容2013年8月13日,“中國石林首屆民族民間情歌節論壇”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成功舉辦。論壇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五十余位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民族民間情歌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前景。8月13日上午,論...
詳細內容8月2日至5日,由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麗江市文化館、麗江市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協會共同舉辦的“麗江市工藝美術調查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業務培訓”在麗江市文化館舉行。來至全市一區四縣和麗江天雨工貿集團、麗江正龍實業有限公司、玉水寨生態旅游...
詳細內容為保證貫徹實施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非遺“一法一條例”),提高保護效率。7月22日至30日,由昭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衛任組長,部分常委會領導組成執法檢查組,先后到永善、鹽津、昭陽3...
詳細內容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7月25日至28日,耿馬縣文化館在孟定鎮罕宏村罕宏上寨佛寺,組織舉辦首屆“傣繃文”業余教師培訓班。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楊明琴局長(中)親臨培訓現場指導傣繃文業余教師培訓班動員大會傣繃文業余教師培訓班共有30名“傣繃文”...
詳細內容7月29日下午,云南文化多樣性保護與發展項目座談會在中國云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會議室召開。中國云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常務副秘書長鄧宇賓、副秘書長賀潤泉,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潘紅,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蔡永輝,云南大學、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博...
詳細內容7月13日至18日,西雙版納州文化館在景洪市勐罕鎮曼春滿佛寺舉辦“貝葉經制作技藝傳承人培訓班”,獲得圓滿成功。共培訓學員155人,全部均為傣族,來自勐罕鎮30余個佛寺和村寨。其中都比(佛爺)29人,帕比(小和尚)98人,波章(寺廟管理員)2...
詳細內容7月14日至16日,楚雄州“非遺”保護中心和姚安縣“非遺”保護中心在馬游坪彝族梅葛傳習所,組織舉辦了為期3天,共55人參加的梅葛傳承人及業余文藝骨干培訓班。梅葛培訓班培訓邀請州、縣有關專家講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云南省...
詳細內容為建立全國數字化保護工作體系和數字化保護標準規范體系,加快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作,全面提升保護水平,7月9日至11日,根據工作安排,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中心)在大理市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管理系統試點培訓...
詳細內容7月10日,為配合彌勒市以“幸福彌勒”為主題的“‘云之南’藝術團專場演出暨中國彌勒彝族阿細跳月節”活動,市文化館在市非遺展覽中心建國樓舉辦了一期民族民間刺繡展覽。展覽旨在宣傳彌勒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彰顯傳統文化深邃內涵和巧奪天工的傳統...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