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非遺中心緊緊圍繞省文化廳黨組扶貧攻堅工作部署,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各項扶貧工作,定期聽取中心駐牦牛坪村扶貧工作隊員的工作情況匯報、及時解決困難問題,真扶貧,扶真貧。麗江市永勝縣牦牛坪小學是省文化廳結對幫扶地牦牛坪村唯一的學校,是一所典型的...
詳細內容6月30日至7月1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委托專業拍攝團隊深入昭通市魯甸縣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專業拍攝團隊一行四人深入昭通市魯甸縣古老的文化腹地,對水磨鎮苗族傳統服飾制作、梭山鎮竹編制作技藝、梭山皮紙制作技藝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部分內容和環...
詳細內容為搜集整理彝族太平花燈傳統劇目,加強對瀕臨失傳的太平花燈的傳承和保護,6月30日至7月1日,玉溪市非遺中心人員及市內三位專家到澄江縣海口鎮松元村調查太平花燈。太平花燈歷史悠久,它從漢族地區傳入,又有彝族的特色,是與漢族花燈互為姊妹的流行于民...
詳細內容云南省文化廳關于嚴防不法分子假借省文化廳領導名義搞欺詐行為的通知各州市文化局、直屬各單位:近期,省文化廳陸續接到舉報稱,有不法分子假冒云南省文化廳領導名義,以電話通知等方式進行詐騙。為防止各單位上當受騙,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失,特緊急通知如下:...
詳細內容壯族彝族銅鼓舞是壯、彝民族中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古老舞種之一,屬群眾性集體舞蹈,凝結著歷代壯、彝民族千百年來的聰明才智和勤勞智慧的結晶。2006年6月,《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廣南共有4個銅鼓...
詳細內容斯人已乘黃鶴去——深情緬懷白族扎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張仕(士)紳先生2016年7月5日,雨季的大理,白族扎染之鄉周城村傳來不幸的消息——白族扎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張仕(士)紳與世長辭,駕鶴西去!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全體同仁惻聞噩耗,深...
詳細內容6月27日至7月1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采集專題培訓班(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類)”在重慶市舉辦。培訓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旨在切實提高各地非遺資源數字化...
詳細內容2016年6月22日,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座談會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縣召開。這是大理州首次召開的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專題會議,會議由大理州文化體育局主辦,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巍山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承辦。大理州目前共有3...
詳細內容6月14日至19日,“七彩云南(國際)民族賽裝文化節(季)云南民族傳統服飾展演”在昆明云南藝術學院實驗劇場及上海東亞展覽館南館分別舉行了8場演出,精美的民族服飾讓觀眾流連忘返,大呼過癮。云南民族服飾展演在上海觀眾座無虛席活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
詳細內容中泰手工藝人齊聚蘇州交流探討促共同發展——景洪市代表隊赴蘇州參加中泰手工藝交流論壇根據文化部2016年文化遺產日活動安排,受云南省文化廳委派,6月10日,由三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玉兒甩,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傳承人;玉勐,傣族織錦技藝傳承人;...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