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辭舊迎新的第一天,受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非遺中心邀請,我省國家級、省級的非遺項目彝族跳菜、拉祜族蘆笙舞、彝族民歌、怒族民歌、拉祜族民歌應邀來到福建省非遺博覽苑為福州市民呈現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展演。
全體展演人員
展演歷時三天,每天兩場。演出開場,一曲怒族民歌“哦得得”伴著樂器“達比亞”演奏,拉開云南非遺展演序幕。傳承人們身著本民族絢爛服飾、講著獨特的民族語言、展現本民族獨居魅力的歌舞表演,現場歡呼聲、喝彩聲接連不斷。每一個傳承人在表演完后都近距離的和觀眾互動,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為大家講解舞蹈和唱詞的含義,現場教觀眾簡單的跳、唱。每場表演都吸引了大量群眾前來觀看,為福州市民獻上了精彩的云南民族文化大餐。有觀眾表示,這樣的活動既有知識性又富有趣味性,很有意義,我們能在本地就能看到云南的民族文化風情,縮短了兩地之間的距離。
彝族跳菜場外展演——表演者(李成芳、茶鳳高)
拉祜族蘆笙舞——表演者(李石開)
彝族民歌——表演者(白泉)
怒族民歌“哦得得”——表演者(沙麗、曾永福)
拉祜族民歌——表演者(李石開、李娜倮)
拉祜族蘆笙舞場外展演——表演者(李石開)
彝族跳菜場外展演——表演者(李成芳、茶鳳高)
省級傳承人李石開教小觀眾跳蘆笙舞
和觀眾互動、打跳
休息時間傳承人們相互交流學習
彝族民歌表演者白泉接受福建電視臺采訪
此次展演展示了我省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弘揚了我省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擴大我省非遺項目在全國的影響力,通過宣傳展演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非遺,欣賞非遺,愛上非遺。
文章、圖片:鄒萍(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編輯:王海(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