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昭通市文聯副主席、非遺專家姜明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楊志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楊云彪,同魯甸農民作家萬國超、回族歷史研究專家馬玉麟等一行,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深入魯甸縣茨院鄉調查回族傳統服飾及刺繡的保護傳承情況。
在茨院清真寺,姜明祥一行觀看了阿訇馬玉寬夫婦精心制作的回族服飾。據了解,回族傳統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并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藍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查看回民保存的傳統服飾
在葫蘆口清真寺組長馬祥銀及本村美術雕刻藝人馬仕舉的帶領下,姜明祥一行先后深入葫蘆口清真寺、馬光軍老人家進行調查。在清真寺,送刺繡、拋繡制品來給調查組查看的村民絡繹不絕,姜明祥一行對送來的繡品一一進行查看評估。調查中發現葫蘆口村回族群眾珍藏和制作了大量的繡品。繡品主要有枕頭套、披風、門簾、虎頭帽、繡花鞋等。圖案大多以繡花鳥為主。刺繡藝人眾多、繡品種類豐富、圖案精美、繡法簡單是茨院回族刺繡的一大特點。調查組認為:當地的手工刺繡經過精心提煉,開發衍生出錢包、旅行包、手機套等文化旅游產品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調查評估刺繡制品
調查回族傳統服飾制作
回族傳統服飾男裝
回族傳統服飾女裝
繡花虎頭帽
繡花枕套
隨后,調查組還來到馬光軍老人家,對馬光軍老人精心收藏的火盆、馬鞍、羅鍋、碗盒、煙槍、地契等老物件進行查看。對馬光軍老人精心收藏老物件的做法表示贊賞。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供稿:昭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