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由文化部主辦、云南省文化廳與云南藝術學院共同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云南試點培訓班在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正式開班。
開班儀式
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陳勁松院長主持開班儀式,云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德聰,云南藝術學院副院長、藝術學教授潘紅,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蔡永輝、省非遺中心主任尹家玉等出席活動。潘紅副院長致歡迎詞。楊德聰副廳長講話中,把培訓比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的“黃埔軍校”,希望學員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積累有益經驗、做出積極貢獻。
楊德聰副廳長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潘紅副院長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陳勁松院長主持開班儀式
此次培訓共有來自全省13個州(市)的63位學員參加,涉及金屬加工、刺繡工藝、陶藝三大類別的15個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參訓人員年齡均在40歲以下,其中“九零后”學員占總人數的19.5%。他們有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較年輕的傳承人,有些是尚處在“非遺”實踐初級水平的學徒和從業者。全體學員將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參加云南藝術學院的集中培訓。培訓結束后,學院將為學員舉辦結業成果展示,并頒發由文化部非遺司或國家非遺中心認定的結業證書。
楊副廳長參觀往期“進校園”活動學生作品
學員參觀學習往期“進校園”活動學生作品
學員參觀學習往期“進校園”活動學生作品
任課老師向學員介紹培訓要點
任課老師向學員介紹培訓要點
學員認真閱讀學習手冊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是文化部啟動的一項提升非遺傳承人群文化素養與工藝水平的新工程,目的在于搭建起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現代設計以及現代生活之間的橋梁,進一步提高非遺傳承人群的當代實踐水平和傳承能力,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全國進入首批培訓試點的院校共23所,云南藝術學院以其雄厚的師資實力、豐富的科研成果和特色的藝術設計教育而躋身第一批試點院校。接下來,學院將通過理論結合實踐、專業教學結合案例指導、課堂教學結合考察交流、專家教學結合代表性傳承人輔導等“四個結合”的方式,為學員搭建“提高文化素養,提升技藝水平”的平臺,并通過周全的教學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措施為學員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確保培訓圓滿完成。
文章:李艾玲(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片:馬秀娟(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