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斌,男,1960年生,玉溪市北城鎮北城辦事處十四組人,擅長木雕。從事木雕和雕刻藝術是他少年的愿望和夢想。由于刻苦鉆研和努力,其作品木雕《煙筒》榮獲第十六屆全國旅游品展銷一等獎,在第三屆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覽中,云南省入選參展的74件作品中 ...
李忍漢,男,1932年生,大理州鶴慶縣云鶴鎮人,擅長彩扎和面塑。李忍漢從小姑母就教他繪畫,曾得到當地繪畫名家的師傳,在中學期間就兼任鶴翔小學的美工老師。同時他受到當地刺繡的影響,對刺繡發生了興趣,此外還鉆研篾扎裱糊和面塑,由于他勤奮好學和心 ...
段臻然,男,白族,1948年生,大理州洱源縣鳳羽鄉起鳳村人,擅長雕刻硯臺。1967年初中畢業后隨父親學藝制做硯臺到三月街上出售。上世紀80年代初期,云南有工藝美術公司、省文物商店代銷他制做的硯臺。隨著銷路的打開,他在硯臺的造型雕刻技藝上不斷 ...
張文獻,男,白族,1920年生,大理州巍山縣人,自幼熱愛藝術,擅長雕塑。縣里為出口東南亞產生的美術蠟燭,就是他設計制作的,蒙陽公園中的雕塑作品“百鳥朝鳳”、圓覺寺內的泥塑“十八羅漢朝觀音”等,都是他親自設計和帶徒弟塑造的,另外他還能用石膏、 ...
母炳林,男,白族,1979年生,大理州鶴慶縣城郊母屯村人,擅長金屬工藝。他自幼父母雙亡,由姑母扶養長大,1982年拜師學習金銀銅鐵的加工制作枝藝,1987年獨立外制作,幾年來為各民族制作了數萬計的手飾、生活用具和佛事用品。他心地善良,勤奮好 ...
熊自會,女,苗族,1963年生,保山市芒寬鄉芒崗村人,擅長刺繡。她12歲時就向母親學習縹花、刺繡、織布等技藝,由于她聰明好學,15歲就基本掌握了苗家服飾的工藝,時常親戚朋友和鄉親們縹花、刺繡、縫制苗族服裝,從中得到一些收入,由于她高超的服飾 ...
高麗華,女,1957年生,保山市騰沖縣騰越鎮城南新村人,擅長玉雕。10歲時隨母親在緬甸北部讀書,那里是翡翠玉石的出產地,玉石生產和貿易相當繁盛,受當地環境的影響,1971年回國后到騰沖縣工藝美術廠工作,學習玉石雕刻,又多次到廣州等地學習玉雕 ...
陳平,男,1943年生,保山市昌寧縣右旬鎮城關辦事處人,擅長石雕。他自幼喜愛繪畫,其美術作品常被學校舉薦參展,中學畢業后回家務農仍不忘美術創作,結識縣文化館美術書法老師,并拜師學藝,學習繪畫和書法,以后又自學石刻石雕,由于有繪畫和書法的基礎 ...
劉偉剛,男,1948年生,麗江市華坪縣石龍壩鄉德茂村人,擅長石雕、古建筑。他父親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民間藝人,在父親的指點下,學到了傳統的石雕技藝,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周圍的幾個縣區,以及較遠的四川省鹽邊等地都有他雕刻的作品。他的石雕不但能做一 ...
謝松山,男,納西族,1921年生,麗江市大研鎮人,擅長剪紙。他自幼深受祖輩的影響,對剪紙特別感興趣。13歲時師承父親學習剪紙,幾十年來他吸取了傳統剪紙的精粹,并結合身邊的生活和自身的體驗,他的技藝也不斷提高并達到了較高水平。無論是花草鳥蟲或 ...
組織機構 主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友情鏈接